第216章 杨嗣昌:忠诚与争议并存的一代名臣

一、步入仕途

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,杨嗣昌中举人,这是他步入仕途的起点。四年后的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,他在殿试中位列三甲第一百九十六名,获赐同进士出身,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明朝的官僚体系。此后,杨嗣昌开始了他多姿多彩的官宦生涯,先后担任杭州府学教授、南京国子监博士等职位,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行政能力,也为他后来在户部任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杨嗣昌在户部的历练尤为重要,他先是在福建司和江西司担任主事及员外郎,后于泰昌元年(1620年)升任户部郎中,不久又迁至南京户部新饷司郎中。在这个位置上,他展现了对财政管理的深厚理解,尤其是在处理边疆军饷问题上。当登莱巡抚袁可立因辽东战事紧急向朝廷请求拨款时,杨嗣昌及时上书,呼吁朝廷发放二十万两银子以稳定军心和民心,显示出了他对国家大事的高度责任感和敏锐洞察力。

然而,正当杨嗣昌在官场崭露头角之时,朝中政治风云突变。随着魏忠贤势力的崛起,朝堂之上东林党人与阉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。为了避免卷入这场政治旋涡,杨嗣昌选择了明哲保身,以病为由辞官归乡,与父亲杨鹤一同隐居在湖南武陵,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。这不仅是对个人安全的考量,也是对家族未来的保护。

在隐居期间,杨嗣昌并没有完全远离政事,而是利用自己在户部积累的丰富经验,开始整理和总结有关边疆财政和军事后勤的知识。他编纂的《地官集》二十卷,系统地记录了他在户部工作时对于边疆事务的观察和思考,这份着作不仅是他个人学术成就的体现,也为后人研究明末边防政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
二、获任边寄

天启七年(1627年),随着信王朱由检即位为崇祯帝,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,原先被排挤的杨鹤、杨嗣昌父子迎来了新的机遇。崇祯帝对杨嗣昌的才华早有耳闻,尤其对其着作《地官集》印象深刻,这促使杨嗣昌得以重新启用。崇祯元年(1628年),他被派往河南汝州道分巡,翌年冬又调任霸州兵备道,负责地方军事与治安。

崇祯四年(1631年),杨嗣昌升任整饬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,负责关键边防区域的安全。然而,家庭的不幸接踵而至,他的父亲杨鹤因招抚农民军首领神一魁失败,被判死刑。杨嗣昌深感忧虑,多次上疏请求辞职,愿意以自身官职换取父亲的性命。崇祯帝被其孝心所感动,最终赦免了杨鹤的死罪,改为戍守江西袁州,并劝慰杨嗣昌继续为国效力。

崇祯五年(1632年),杨嗣昌被委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山海关、永平府等要职,负责提督军务。在任内,他积极整饬防务,加固山海关两翼城,显着提升了边疆的防御能力。崇祯七年(1634年),他更进一步,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宣、大、山西三镇总督,频繁上疏讨论边防策略,提出开矿招工的创新思路,以削弱潜在的叛乱势力。这一系列举措,不仅展示了杨嗣昌的治理才能,也加深了崇祯帝对他的信任。

然而,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。崇祯九年(1636年),关外满清入侵,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,国家陷入危机。崇祯帝决定起用杨嗣昌,命其接任兵部尚书。面对如此重任,杨嗣昌曾三次上疏请求辞让,但都被崇祯帝拒绝。次年三月,杨嗣昌抵京履新,直接进入政治决策的核心,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阶段。

三、张网剿寇

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之时,明王朝正遭受内外交困。外部,满清的铁骑频频南下,威胁京师安全;内部,以高迎祥、张献忠、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中原地区流动作战,成为明朝的心腹之患。杨嗣昌上任之前,陕西巡抚孙传庭在黑水峪大败起义军,生擒高迎祥,使得局势暂时有所缓解。然而,杨嗣昌在守制期间已对时局进行了深入思考,他深知国家面临的危机,并且具备出色的口才和笔力,每次面见崇祯帝时都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观点,与前任兵部尚书的木讷形成鲜明对比,深受皇帝赏识。

杨嗣昌对明朝未来的规划主要集中在两点:一是“攘外必先安内”,二是“足食然后足兵”。他主张先与清朝议和,以稳定京畿周边局势,集中精力对付内部的农民军。同时,他提议增加兵力和军饷,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,包括均输、溢地、寄监学生事例、驿递等方法。崇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,先后向民间加派剿饷和练饷,试图通过充实军力来解决内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