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周延儒——崇祯帝下的权力浮沉

然而,周延儒的其他不当行为逐渐浮出水面,包括他提拔的官员被指涉贿赂,以及其家人在地方上的横行霸道,引发了舆论的强烈不满。崇祯四年(1631年)闰十一月,一系列针对周延儒的弹劾潮起,包括陕西道御史余应桂、户科给事中冯元飙在内的多位言官,纷纷揭露周延儒的贪腐和专横。尽管崇祯帝对周延儒进行了庇护,但吴桥兵变的发生,让周延儒被指责为祸首,舆论压力进一步加大。

温体仁通过其控制的吏部尚书闵洪学,将过错推卸给周延儒,使得朝中官员纷纷转向温体仁。周延儒的亲信开始反击,尤其是兵部员外郎华允诚,直接指控温体仁与闵洪学勾结,排除异己。崇祯帝采取了平衡措施,既处罚了华允诚,又批准闵洪学休假,同时对周延儒和温体仁的避世做法表示不满。

小主,

随后,周延儒与温体仁的争斗升级,双方互有攻讦。周延儒利用亲信陈于泰攻击温体仁,而温体仁则唆使宣府太监王坤弹劾陈于泰,进而牵扯到周延儒。周延儒被迫自请辞职,但被崇祯帝挽留。然而,当刑科都给事中陈赞化揭露周延儒招权纳贿,尤其是对原内阁首辅李标说可以影响崇祯帝旨意,称崇祯帝为“羲皇上人”时,周延儒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
崇祯帝对此事极为重视,追问详情。在无可抵赖的情况下,周延儒于崇祯六年(1633年)六月被迫辞职,回到了家乡宜兴。周延儒试图通过推荐他人来制约温体仁,但最终未能成功,温体仁顺利接替他成为内阁首辅,标志着周温倾轧的阶段性胜利,也昭示了周延儒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。

四、再任首辅

周延儒的再次复出,是在崇祯十四年(1641年),彼时的明朝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。内有农民起义的烽火蔓延,外有满清的虎视眈眈,朝野上下人心惶惶。温体仁倒台后,其亲信张至发、薛国观相继接任首辅,但局势并未好转。复社成员吴昌时,作为周延儒的门生,与复社领袖张溥联手,耗费巨资结交崇祯帝身边的宦官,如曹化淳、王裕民、王之心等,意图推动周延儒重返政坛。与此同时,崇祯帝也有意再次起用这位曾被罢黜的首辅。

九月十二日,周延儒与贺逢圣一同进京,次日便得到崇祯帝的召见,随即官复原职,出任内阁首辅。在赴京途中,周延儒曾对门生杨士聪坦言,自己深知复出必致祸,但出于责任与使命,他不敢不来。这番话语,既透露了周延儒内心的忧虑,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担当。

周延儒复出后,迅速着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包括释放漕粮白粮欠户、减免积年拖欠赋税、减轻兵灾岁荒地区的田赋负担、宽宥轻罪犯人、恢复被错误处分的举人资格、增加取士名额、召回因直言而遭贬的官员等。崇祯帝对这些政策全盘接受,并赐宴为其洗尘,显示出对周延儒的高度信任与期待。

在施政过程中,周延儒确实展现出了贤相之风,提拔了不少有声望的士大夫,取得了一定的政绩,赢得了朝廷内外的赞誉。崇祯帝对周延儒的倚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不仅尊称其为“元辅”“先生”,而且频繁赐坐、赐膳,对周延儒的奏折几乎当日批复,即便偶有延迟,也会附上解释,并表达出对周延儒如同左右手般重要性的深切感受。

崇祯十五年(1642年)正月初一,崇祯帝在皇极殿的隆重仪式后,特意召见阁臣,以师席之礼待之,表达了对阁臣,尤其是周延儒的厚望,期望在他们的辅佐下实现天下治平。周延儒对此却显得忧心忡忡,他意识到皇帝的期望越高,未来的责任和可能的责备也将越重。

五、欺君误国

周延儒的晚年政治生涯,因一系列决策失误和行为失当,最终导致了其政治生命的终结。在明朝内外交困的背景下,周延儒再次被委以重任,但其表现却远未达到崇祯帝和民众的期望,反而加速了其政治生涯的崩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