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申时行:从状元到首辅,明朝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生

一、早年经历

申时行,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八月十六日,也就是公元1535年9月12日,他是长洲(现今的江苏苏州)人,出自富商申士章之家。他的早年经历充满了转折与机遇。由于其祖父在年幼时过继给了徐姓舅家,申时行在童年时期姓徐。直到后来高中状元,他才改回申姓,归宗认祖。

苏州,自古以来便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,商业的繁荣吸引了无数商贾云集于此,同时,它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。在这种独特的文化与商业双重滋养的环境中,申时行自幼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,他天资聪颖,勤奋好学,既承袭了文人的儒雅气质,也汲取了商人的精明干练。

申时行的学术道路异常耀眼。在应天府乡试中,他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,获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。对于任何一个学子来说,这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,意味着离最高学府的殿堂仅一步之遥。

二、翰林编修

在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的春天,一场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殿试在京师展开。申时行以其卓越的才华,在近三百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,被评定为榜首,荣获状元之誉。根据惯例,状元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,负责编纂国史,申时行自然也不例外。进入翰林院后,他勤勉工作,不久便晋升为左庶子,虽然名义上是东宫左春坊的长官,但实际上,申时行更多地是在以左庶子的身份执掌翰林院事务。随后,他又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,成为礼部的副手,负责协助部长处理各项礼仪与文化事务。

然而,申时行的仕途并未止步于此。在经历了世宗与穆宗两朝交替之后,万历五年(1577年),他被委任为吏部右侍郎,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位置,因为吏部掌握着官员的选拔与任命,其重要性在六部之中居首。此时,明朝的改革派领袖张居正正处于权力的巅峰,作为申时行的“座主”(即主考官),他对申时行寄予厚望,认为他是一个可以信赖并执行自己改革计划的人选。

申时行在吏部的任职,完全符合张居正的期待。他处处遵循张居正的意愿,使得后者对申时行的评价极高,认为他是个难得的能人。然而,就在张居正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之际,他的父亲不幸病逝,按照传统礼制,张居正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。面对国家改革的大局和个人的伦理责任,张居正陷入了两难境地。户部侍郎李幼孜提出的“夺情”建议,即让张居正继续留任,引发了朝野的广泛争议。张居正的政敌趁机群起而攻之,迫使他在舆论的压力下返回江陵老家履行丧礼。

三、进入内阁

张居正离开京城返乡守丧之际,深知国家大事不能无主,于是向神宗皇帝推荐了两位亲信进入内阁,以补足他在朝中的力量。这两位人选分别是礼部尚书马自强和吏部右侍郎申时行。神宗接受了张居正的建议,随即下诏,马自强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学士,而申时行则被授以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重任,二人正式加入内阁,参与国家重大决策。

申时行的晋升并不止于此,不久之后,他便被提升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,这一连串的升迁,显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日益增强。此时,内阁中除了新入阁的马自强和申时行之外,还有吕调阳和张四维两位老臣。然而,吕调阳因年事已高且身体多病,实际上已经很少参与内阁的日常工作,这就使得实际在内阁中活跃的阁臣仅剩下张四维、马自强和申时行三人。

在张居正离京的日子里,神宗皇帝特别下令,所有重大国事需迅速报告给张居正,由他做出最终裁决,而一些较为次要的政务,则交由张四维全权处理。在这样的权力架构下,申时行在内阁中的位置显得较为边缘,主要是起到辅助作用,尚未能发挥其独立的决策能力。尽管如此,申时行并未因此气馁,他深知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仍有待提升,而这也是他进一步施展抱负的机会。